隨著鄉(xiāng)鎮(zhèn)供水的日益發(fā)展壯大,各水站的基礎管理也在不斷摸索前進中也得到了進一步完善,形成了一整套穩(wěn)定的、程序化的、行之有效的模式,在這樣一個相對安逸的管理體制下,如何能做出特色,如何在原有的收益上取得新的突破,就是西區(qū)供水服務中心在管理中面臨的更大的挑戰(zhàn),經過中心經理室多次研討,并召集各班組長、站長,結合工作實際,提出了“深化基礎管理、爭創(chuàng)特色品牌、提高工作效率”的工作思路,即:以有代表性的具體工作為樣板,梳理成功的工作流程,形成固定的操作模式,在整個中心進行推廣。
為了有序的推進該項工作,首先由西區(qū)中心考核小組對以往各水站在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匯總、歸類,分析其中存在的共性問題,排查出哪個水站有好的解決辦法,進行歸納集中,最終形成一個具體的流程,運用到其它水站的工作中去。
在各站的積極參與下,今年,西區(qū)供水服務中心一共創(chuàng)出了四個特色品牌,分別是八圩水站的“拆遷區(qū)域供水管理要點”,馬橋水站的“報漏信息公開上墻”,新橋水站的“建立健全抄表簿信息欄”,孤山、生祠水站的“新農村集中居住點供水管理流程”。此外,東興水站的“管網巡查包干示意圖”也正在完善之中,這些特色品牌的創(chuàng)立,既是對我們過去所一直從事的工作進行的書面總結,也是對今后工作的促進。一個水站特色品牌創(chuàng)立后,西區(qū)中心就會及時組織其余水站學習,并輔助他們運用到各自工作中去,有了這些成功的管理模式,在同樣的工作中我們就會節(jié)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,就能用最直接的方法去解決問題。這樣的事例很多,例如東興水站在運用了八圩水站在拆遷過程中的管理辦法后,解決了困擾多時的零星未拆遷戶的供水問題,生祠水站推廣了報漏信息上墻的做法后,用戶的主動報漏率得到明顯提高,各站在推廣了抄表簿信息欄的做法后,抄表簿的管理得到了進一步規(guī)范,有效避免了移交環(huán)節(jié)的差錯,新農村居住點的供水管理細致入微,可以杜絕拆遷時用戶的惡意欠費。
特色活動的推廣,讓我們獲益匪淺,如果我們能堅持把所有存在共性的工作都進行優(yōu)化、統(tǒng)一,那么我們的工作效率將會得到進一步提高。